服务“三农”案例

❀ 技术特色
近年来我国湖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随着点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重要原因。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显示,农业面源总氮、总磷分别占各类污染物总排放量的57%、67%。2015年中央1号文件和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都强调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因具有隐蔽性、分散性、不确定性等特点,治理难度很大。
农业与生物学院农村水土环境生态过程与污染控制研究组,在国家水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探索形成面源污染治理的“田-沟-塘联合调控技术”。
技术原理为:依托区域田、沟、塘的有效空间联合,以“控水”为主线,对水的灌溉、利用、处理、循环、排放进行全程管理,实现源头控制、过程削减、末端治理、区域调控及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有组织地选择排放面源污水,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外排。该技术不改变现有农业生产方式,实施方便,效果好,投资运行费用低,管理简单。突破了农业面源污水无组织排放的局面,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向有序化。
“田-沟-塘联合调控技术”路线图
❀ 应用成效
该技术已在江苏宜兴、安徽巢湖、湖北安陆、云南大理等地应用,面积达30000余亩,工程可节水38%以上,削减农业面源氮磷污染42%以上,环境和社会效益良好。
|
|
安徽省巢湖市西宋村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平面图 |
生态沟渠及水位控制 |
|
|
田间稳定塘 |
面源污水区域调控站 |
|
|
湖北省安陆市田-沟-塘联合调控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