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案例

❀ 技术特色
上海交通大学周培教授、张丹副研究员所在团队在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历时十余年科研攻关,围绕设施栽培土壤障碍消减、修复改良和提质增效等方面实现多个技术突破。
主要技术内容:
1. 创制了专用于次生盐渍化土壤修复的NCT-2菌剂产品,可显著降低土壤硝酸盐的含量,提高作物质量安全水平,还有效提高氮素的生物可利用率,增加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加土壤肥力及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外排。
2. 构建了基于菌液肥水一体化的设施栽培高效生产与专家决策技术体系,施肥效率由12%提高至70%。
3. 建立了设施园区的秸秆废弃物养分利用与土壤质量提升集成技术,改良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将“贫土”变“沃土”,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
Bacillus megaterium NCT-2的菌株形态
❀ 应用成效
NCT-2菌剂于2018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首个“土壤修复菌剂”产品登记(微生物肥(2018)准字(6312)号),其液体制剂、粉剂产品陆续在2020年获批登记(微生物肥(2020)准字(8836)号、微生物肥(2020)准字(8837)号)。
整套技术在不同区域设施栽培障碍土壤应用示范,总体实现了土壤硝酸盐含量降低≥40%,化肥减施≥30%,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0%,肥料利用率提高≥20%,成本降低30%-40%。
成果在上海、山东、河北、江西、甘肃、云南、重庆等省市累计推广了310万亩。“次生盐渍化土壤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用途”获得了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使用前
一次修复后
上海某园艺场应用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