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三明学院的“红果筑梦·乡约三明”暑期社会实践团调研了斧头山食品有限公司。杨溪镇人大主席邓巍、副镇长胡小华,三明学院资源与化工学院副教授杨琳,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文纯,团委书记吕俊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曹正伟、副研究员高岩、特邀专家光明食品集团原副总裁张汉强、以及魏姣月等两校实践团学生骨干参加了活动。
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公司自2006年创立以来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近年来将南瓜纳入主打产品后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布局,并邀请大家现场品尝新研发的南瓜系列食品,指出公司推动南瓜深加工业务的初衷,就是为了助力乡村振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座谈交流环节,实践团与企业负责人围绕南瓜产品加工、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等领域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认为应通过技术创新与资源协同,共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化、品牌化、标准化迈进,实现区域经济与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会后,实践团前往沪明高优农业(中央坂)绿色产业园——际头南瓜分园,实地体验南瓜采摘与搬运流程,进一步了解南瓜的种植管理与物流出货环节,增强了对农业生产一线的切身体会。
此外,实践团还从三明市麒麟山登山步道启程,沿着城市绿道漫步,途经古朴典雅的宋代风格廊桥,登临双层亭阁。山间幽静,绿意盎然,实践团成员俯瞰沙溪河,远眺市区风貌,将山城三明的自然景致与人文气息尽收眼底。绿道两侧的特色花木与亭台楼阁交相辉映,展现出三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生态魅力。
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与三明市洋溪镇人民政府党建联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在三明市洋溪镇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支持下,本次实践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正伟牵头,多位专业教师参与指导,以沪明合作下城郊高优农业为背景,组成立37人乡村振兴调研团,14人参加实地调研,旨在围绕红色传承、产业升级与校地共建三大主题开展深度调研,以青年视角记录革命老区的时代蝶变,以高校智慧赋能乡村振兴的“三明样板”。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拓展了成员们的社会调研能力,更深化了对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通过与三元区及地方企业的深入交流合作,实践团切实感受到“沪明对口合作”在农业产业发展与人才交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为未来的协同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
撰稿:黄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