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展红旗如画,革命薪火长明。7月14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红果筑梦·乡约三明”社会实践团抵达福建三明,正式开启对这片红色热土的探索之旅。三明市三元区洋溪镇党委书记龚䶮、人大主席邓巍、副镇长胡小花等领导热情接待了调研组。上海交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蔡保松,实践团指导老师、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院团委书记吕俊瑶,部分实践团学生骨干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站,实践团怀着崇敬之情走进了三明1958工业记忆园。讲解员生动讲述了三明从革命老区到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历程,展现出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精神传承。三明全域为原中央苏区,是红旗不倒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三明人民承担起前卫与后卫的艰巨任务,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明“因工而立、因工而兴”,1958年三明工业起步,三钢、三化、省一建、重机厂等一批省属国企相继落户,标志着这座新兴工业城市的崛起。1958工业记忆馆通过丰富的史料与场景,再现了三明工业从无到有的奋斗历程,记录着福建工业腾飞的历史记忆,也见证着上海等地支援三明建设的深厚情谊。一位实践团成员在参观后动情地说:“通过参观三明1958工业记忆园,我深切感受到三明作为革命老区和工业重镇的历史沉淀,也更加理解沪明合作的深远意义,感受到此次实践活动的独特价值。”
随后,实践团前往徐碧中央商务区进行实地调研。该商务区党委充分发挥“楼宇密集、企业集中、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推行轮值书记制、党支部星级评定和发展党员积分管理等制度。依托“楼宇党校”“企业家会客厅”“企业路演室”“职工加油站”等平台,常态化开展政策解读、业务培训、产品推介、人才沙龙等活动,并邀请企业家讲述创业故事、弘扬企业文化,推动实现党建服务从“有”到“优”的转变。
本次活动是贯彻落实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与三明市洋溪镇人民政府党建联建工作的重要举措。在三明市洋溪镇和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的支持下,本次实践由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正伟牵头,多位专业教师参与指导,以沪明合作下城郊高优农业为背景,组成立37人乡村振兴调研团,其中14人参加实地调研,旨在围绕红色传承、产业升级与校地共建三大主题开展深度调研,以青年视角记录革命老区的时代蝶变,以高校智慧赋能乡村振兴的“三明样板”。
通过实地参访,实践团成员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三明市的发展和党建创新,也激发了大家对城市变迁与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所见所感转化为实践行动,用青春的力量续写红色精神与工业精神的时代篇章,以脚步丈量祖国发展的坚实脉搏。
撰稿:孙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