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特色模式,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站完成布点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2-01-22     阅读次数:1884    

   1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站2021年度工作总结交流会暨上海交通大学农业推广合作委员会会议举行。会上,随着宝山、嘉定教授工作站的揭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站在涉农区完成了布点全覆盖。

自主探索农技推广服务特色模式

     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合作共建的“教授工作站”,主要依托于政府主导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参与“一主多元”农技推广体系的技术服务,与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共同服务各地的“三农”发展。

       自2006年在浦东新区成立第一个教授工作站以来,经过两轮探索和发展,现已明确了“上海交大-区农委-区农技中心”的三位一体共建机制,组建由双方专家构成的服务团队,分专业模块精准服务,形成一种具有高校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上海交大和涉农区农业农村委、区农技推广中心共建,互相“借力”谋发展,共同提高。

       为更有效推进实施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新农院针对建设、运行制定并实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站(室)管理办法》《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工作站(室)运行管理细则》《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工作站(室)评价标准(试行)》等,以健全的制度规范教授工作站的运行、激励教师参与农技推广服务,配置好推广人才资源。

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成效显著

    经过16年的探索与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依托教授工作站,实施了大量科技服务与成果输出,取得了丰硕的推广服务与农科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例如,由黄丹枫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专注“鸡毛菜工厂化生产技术体系”,锁定绿叶菜工厂化的生产目标,探索出了鸡毛菜不追肥、不施药、全年高效生产的模式,达到省力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目标,实现了采收效率较人工提高15倍的效果,在上海惠和蔬果种苗有限公司、上海星辉蔬菜有限公司、上海清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区、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技术示范和产业推广,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再如,曹林奎教授团队以“蛙稻生态种养技术”模式集成了源头控制、过程阻断、生态种养多项技术,在青浦自在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得到广泛推广,获得发明专利多项。10多年来,伴随企业共同发展,曹教授也成为生态种养-稻蛙模式的首席专家,青浦区打造的蛙稻生态种养成为我国水稻生物多样性利用的典型案例,有效支撑了我国南方稻作农区面源污染防控。

进一步完善“一主多元”推广体系

   “一方面试验示范、辐射转化研发人员成熟的技术成果,另一方面,针对产业中的瓶颈问题,开展问题导向的科研攻关。”上海交大新农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交大要面向农业科技的复杂性需求和“卡脖子”难题,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综合性优势,整合学科资源,通过交叉融合予以突破,促进农科研发平台与推广服务平台联动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上海“三农”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也推动交大农科的快速发展,实现共赢。

    在市农业农村委科教处相关负责人看来,当前正处于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比如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的攻关,都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力量。“期待能有更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来,进一步健全、完善‘一主多元’的推广体系,深度参与上海的乡村振兴,为上海农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转自:上农APP,2022-01-21,作者:曹佳慧

 

Copyright 2016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电话:021-34207060   邮箱:geosjtu@sjtu.edu.cn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