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浦江创新论坛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献智

发布时间:2013-10-28     阅读次数:3223    

       10月27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和中国农学会共同承办的2013年浦江创新论坛之现代农业产业分论坛在上海东郊宾馆举行。上海交大副校长蔡威主持论坛。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陈传宏,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任筑山,著名生态学家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李长生,上海农业基因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罗利军以及均瑶集团总裁王均豪从不同角度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支招。
       由国家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浦江创新论坛”,创办于2008年。论坛坚持围绕创新主题,致力于搭建创新发展交流平台、先进理念传播平台、学界思想争锋平台、官产学研互动平台和最近政策发布平台。此次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联合中国农学会共同承办2013年浦江创新论坛的分论坛,方向定位为现代农业产业论坛。
       农业生产是人民生活的命脉,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城市的大规模扩张,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深刻影响着农业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如何将传统农业发展成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都市现代化农业,打造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功能多元化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成为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2013浦江创新论坛”之现代农业产业分论坛旨在邀请众多海内外杰出嘉宾和专家就这类关乎国策民生的问题展开详细讨论。
 


陈传宏:当今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
       当今农业产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和支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是国家对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农业高新技术引领农业的未来,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高技术的应用水平。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司陈传宏司长从我国农业的发展历史和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指出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撑方向,并针对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作为都市现代农业的引领,需要通过技术完善和创新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


任筑山:全球食品安全——趋势与挑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我们的身体健康、国家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面临更大的挑战。美国农业部前副部长任筑山(Prof. Joseph Jen),以“全球的食品安全——趋势与挑战”为题,讲述在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背景下,政府、企业和学术界面临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途径。
       任筑山认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整体趋势是: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更加健全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国际国内范围农副产品和加工食品的贸易监管;相关企业需要进行更加严谨的食品生产作业;相关学术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更多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研究。
他认为,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学术领域的科研人员该如何将科学研究转化到实践当中为企业所用;对消费者而言,他们该如何学习食品安全知识从而避免过激行为导致不必要的恐慌。
       对此他提出短期解决方案是:政府部门需采取相关措施实施监管来防止引发食品安全事件的蓄意行为;食品企业应以透明、诚信为准则在生产、营销、零售过程中营造强大的食品安全文化氛围。长期的解决方案是:让媒体和广大消费者了解食品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操作和学习如何为促进食品安全做出自身的贡献;对于学术领域的科研人员,则应当提供健全的教育和培训。最终在整个社会体系内建立起一个食品安全文化氛围。
       任筑山先生是在美国历史上担任联邦官职最高的亚裔美国人。作为一名备受尊敬的学者和管理者,研究成果颇丰,硕果累累,享誉全球。目前是食品科学和技术国际联合会(IUFoST)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共同主席,同时担任上海交通大学陆伯勋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的主席。

李长生:农业,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我国作为全球农业大国,自身的农业发展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降水和气温的变化将增加未来粮食产量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和其它污染对全球气候也形成反馈。全球著名生态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低碳农业研究中心主任,来自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李长生教授,在论坛中为大家解读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现状、机遇和未来。
       李长生教授认为,中国在全球农业研究前沿领域内已取得的进展。中国农业跨越广阔的气候带、土壤类型和种植方式,必须寻找因地制宜的最佳管理政策和技术,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和环境效益。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在中国的农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已在积极探索利用模型方法预测气候变化和管理政策改进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全面影响。在从北方的雨养旱田到南方的水稻种植,多种可替代性的耕作措施不但在野外付诸实验,也通过模型方法得到时空扩展,以求在大区域或全国尺度寻求最佳方案。

 


罗利军:粮食生态安全的保证:种质资源创新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的不断膨胀,实现粮食的持续稳定增长,我国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挑战。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基因资源,是培育优质、高产、抗病(虫)、抗逆新品种作物的物质基础,是维系国家作物安全的重要保证。一种优良基因的发现和利用,常能引起生产的突破性进展。作为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教授在论坛中针对目前我国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介绍绿色性状基因资源发掘和创新以及在增加稻谷产量、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王均豪:均瑶集团的全产业链质量管控模式
       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发展,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管理,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振兴,是我国现代农业一直以来发展的方向。作为业内知名企业的均瑶集团,王均豪总裁在他的报告中详细介绍了集团在农业产业链质量管控上的先导践行。均瑶集团实行的“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战略管理模式,构建了从农田到餐桌(Farm to Table)的全产业链系统管理和对食品危害关键控制点(HACCP)环节的有效掌控,是保障食品安全供给的有力措施。
       演讲嘉宾报告结束后,会场进行了互动对话环节。几位嘉宾同聚台上,在主持人蔡威副校长的主持下,就目前国内外农产品安全问题和相关法律、政府管理、转基因食品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并现场回答了听众提问,气氛积极而活跃,听众们纷纷为嘉宾的精彩回答和独到见解而鼓掌喝彩。
      农业与生物学院党委书记周培、车生泉、刘春江、吕红芝、申广荣等领导和老师出席了本次论坛,40余名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也积极参加了听讲,并反映开阔了思路和视野,最后的互动环节尤其印象深刻。


园林科学与工程系 殷杉
 
合作交流办公室 李玉红
 

Copyright 2016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电话:021-34207060   邮箱:geosjtu@sjtu.edu.cn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