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陈捷教授团队绿色防控水稻谷粒黑点病和纹枯病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发布时间:2025-09-05     阅读次数:171    

       9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松江教授工作站组织了“水稻绿色防控技术田间考察活动”,邀请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华东理工大学及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和领导,实地考察了驻站专家陈捷教授团队研发的绿色防控技术在汇民农业专业合作社水稻田(松1013)的应用成效。

       该技术方案采用绿僵菌活性素和75%戊菌▪戊唑醇浸种,并在孕穗、扬花期喷施木霉活性素+75%戊菌▪戊唑醇(减量30%)+富硒硅肥,联合防治水稻谷粒黑点病和纹枯病。应用结果显示,该绿色防控技术对水稻谷粒黑点病和水稻纹枯病具有显著防效,以常规防治为对照,防效分别达到68.86%和60.55%,实现水稻增产8.46%,稻谷品质亦明显提升。

       现场考察后,松江区水稻研究所所长陆铭昌高级农艺师主持了专家点评环节。上海交通大学松江教授工作站首席专家敬璞教授首先致辞,对各位专家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现场会进行观摩指导表示欢迎和感谢。陈捷教授团队博士生白真旭汇报了水稻稻谷粒黑点病和水稻纹枯病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关于水稻稻谷粒黑点病菌种传特征和系统侵染规律的新发现。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市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长武向文研究员,华东理大学王伟教授,上海农业科学院徐丽慧副研究员等专家认为,微生物源活性素与减量30%的75%戊唑·嘧菌酯和富硒硅肥协同使用增效作用明显,是一项“减药增效”的绿色防控新技术,对解决松江水稻谷粒黑点病防治难题、提高松江稻米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极具推广价值。松江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张慧英、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领导陈勇和田小青、上海大井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从州等领导均充分肯定了该项研究的新进展及重要意义。专家组建议进一步发挥“产学研推”合作模式的优势,全面揭示稻谷粒黑点病侵染循环规律,开发出低成本、可推广、精准化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模式。

       该技术研究得到了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微生物源植物免疫功能性肥料创制与应用”(2024-02-08-00-12-F0004)的支持,陈捷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对专家组的建议表示感谢,并将进一步发挥松江教授工作站的“产学研推”平台优势,紧密校地企合作,突破水稻黑点病防控难题,为构筑优质香稻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做出更大贡献。

 

Copyright 2016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邮编:200240

电话:021-34207060   邮箱:geosjtu@sjtu.edu.cn

技术支持:维程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