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谷粒黑点病一直是困扰松江香稻品牌(“松早香”系列)安全生产和品质的主要威胁。依托松江教授工作站,陈捷教授团队自2023年起与 松江水稻所密切合作,开展了谷粒黑点病发生规律和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突破了谷粒黑点病病原学及侵染途径不清,防控技术不精准、防效差等难题,相关工作进展显著。
3月6日,陈捷教授和博士生白真旭赴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交流前期工作成效和2025年计划。松江水稻所所长陆铭昌高级农艺师主持交流会,松江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陈勇、中心植保科同志、松江水稻所团队成员、水稻种植大户代表等出席交流。陈捷教授重点介绍了2024年度在水稻谷粒黑点病侵染规律与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双方表示2025年会进一步扩大试验面积、增加试验基点,力争全面揭示水稻谷粒黑点病侵染规律,建立更为高效和精准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与会人员认为,陈捷教授团队师生能够深入生产一线,直面生产难题,为高校科研力量深度参与地方农业科技攻关、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树立了榜样,为揭示上海地区水稻谷粒黑点病病原与侵染规律,建立高效绿色防控技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4年,陈捷教授团队经过研究,首次发现了水稻谷粒黑点病是弯孢菌(Curvularia plantarum)引起的系统性侵染病害,病菌可通过“种子-根-茎-叶-穗-谷粒”进行侵染,导致谷粒出现黑点症状和籽粒香气下降;筛选出了“木霉活性素+减量30%的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富硒硅肥”防治谷粒黑点病的最佳组合,对谷粒黑点病防效达54.67%、纹枯病防效达70%,水稻籽粒香气明显增加,防效远超常规化学农药;“金龟子绿僵菌突变株代谢液浸种+穗期喷施代谢液”对谷粒黑点病防效可达69.8%,在生物防控技术方面亦取得突破。基于双方合作,获批了2024年度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微生物源植物免疫功能性肥料创制与应用”,并联合在美国植物病理学会权威期刊《Plant Disease》和国内核心期刊《中国生物防治》发表了2篇水稻谷粒黑点病和绿色防控的论文。